行巍宝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直认可这一道理。去不一样的地方,赏不一样的景,遇不一样的人,身心总能得到提升,境界也会随之改变。这是一次成长,一种成熟,人生就应该是这样过的。我喜欢外出,难怕是同一个地方,我相信,不一样的时间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人,会遇见不一样的心情。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跑到巍山去了。好吃的巍山小吃吃了,好喝的大碗茶喝了,还有好看的巍宝山也看了。虽然有些累,不过实在不虚此行。

我第一次去巍宝山,是2008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临沧。匆匆忙的上巍宝山烧香, 因为家事繁忙,也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风景了。

行巍宝山

大理巍山巍宝山

09年来大理后,一直想去,由于机缘不巧,也没去成,多次都是在巍山县城就打道回府了。这一次,总算如愿了。虽然已经时隔五年,巍宝山却未有多大变化,感觉还是五年前的那只山,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作为一个道教名山,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太过商业化的开发往往容易让人景点失去最初存在的意义。巍宝山几乎没有商业,于是,它至少还保存了最初的价值。这是我所喜欢的,即使山再高,水再深,即使再人迹罕至,能寻一净土都是值得的。

行巍宝山

大理巍山巍宝山

巍宝山文化应该说是多元文化,有彝族先祖,也有道教仙家,还有佛教也在此生根。多元文化的碰撞并没有让这座号称道教十四大名山之一的宝山名享天下,相反,却让人感觉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至少,那些道观,那些庙宇,那些迟暮的僧尼真让人感觉这样。每到一处一景点,都会有老迈的居士虔诚的恳请游人慷慨解囊,以助他们修复破旧的屋或是倒塌的沟墙。或许是入不敷出,或许还有它用,这,多少有些悲哀。

行巍宝山

大理巍山巍宝山

巍宝山的植被保持甚好,我曾到过鸡足山,也曾到过灵宝山,不过个人觉得巍宝山的植被较之要最好。随林间俯身拾阶而上,草木葳蕤,郁郁葱葱,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木随处可见。山间空气极好,虽已入秋,却是一派鸟语花香的景,实在怡人。山内寺庙耸立,有飞檐阁楼,古色古香,小桥流水,宛若人间仙间。偶有白髯道干行过,一派仙风道古,让人难分是梦是醒。袅袅烟火,风铃入耳,更增心境宁静。置身于此,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清静。四个小时,从山门到山顶,从山顶复回山门,虽有些疲倦,收获却实在不少。

行巍宝山

大理巍山巍宝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直认可这一道理。去不一样的地方,赏不一样的景,遇不一样的人,身心总能得到提升,境界也会随之改变。这是一次成长,一种成熟,人生就应该是这样过的。我喜欢外出,喜欢旅行,难怕是同一个地方,我相信,不一样的时间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人,会遇见不一样的心情。

所有点滴,最后都会变成最珍贵的回忆。许多年后,我还可以看着那些发黄的照片回忆起那年,那山,那水,那人。

我热爱,这样的生命。

巍宝山,喜名山之人,不喜喧闹之士,值得一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泊知了网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
行者无疆

海东花开

2014-8-18 11:05:57

行者无疆

桃溪深处有人家

2015-3-2 21:34:07